圖為安徽理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南區的鋼琴角。
圖為醫院對市民開展急救技能培訓。
圖為醫生正在接受媒體采訪。
淮河早報 3月26日,根據省衛健委、市委宣傳部、市衛健委有關部署,安徽理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淮南市第一人民醫院)南區舉辦“媒體開放日”活動。中央駐皖及省、市媒體代表應邀走進院區,通過實地參觀、互動體驗和深度交流,全方位了解這個院區投用一年來在醫療創新、人文關懷和服務優化等方面的成果。
記者了解到,安徽理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南區是我市第一家按照“第五代醫院”理念設計和建成的醫院。該院占地面積266畝,建筑面積162786平方米,一期設置床位1000張,2024年2月18日正式全面開診。開診一年來,其門診量達到了30萬人次,住院患者3萬人次,手術量上萬臺。
安徽理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南區又被稱為“多巴胺醫院”。院內以“多巴胺色系”貫穿公共區域,搭配分布式“療愈花園”和鋼琴志愿者演奏的悠揚旋律,營造出溫馨舒緩的氛圍。走進這里,記者們的第一感受是“顛覆了傳統醫院的冰冷印象”。部分就診患者表示:“這里像藝術館,像大酒店,走進這里心情馬上舒暢了起來。”
在急診急救中心,記者們觀摩了醫院對市民開展的急救技能培訓,醫護人員現場演示了心肺復蘇、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急救技能。據介紹,該中心整合了院前急救、急診門診、急診搶救復蘇室、EICU和急診亞重癥病房等,形成了“無中轉式的搶救區域”和院前急救、院內急診的閉環管理,進一步縮短了救治時間,提高了救治成功率。開診一年來,這個中心成功救治危重患者超2000例,平均救治時間縮短30%。一位家人接受搶救并成功度過危險期的女士表示:“這里醫護人員的高效協作和投用的先進設備,詮釋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
隨后,記者們還走訪了檢驗中心、影像中心、醫學美容中心等處。通過聆聽講解、采訪群眾,進一步了解了安徽理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南區作為“第五代醫院”的獨特魅力,感受到了該院及淮南醫療系統以患者需求為導向,推動醫療服務向更高質量、更人性化發展的決心。(記者 蘇國義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