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日報消息 3月26日,記者從淮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了解到,1-2月份,全市規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9.2%,較去年同期提高16.6個百分點,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5個百分點,創近年歷史最高水平,實現規上制造業“開門穩”“開門紅”。
人勤春來早,奮進正當時。新年伊始,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聚焦創新機制育動能、錨定目標穩增長、聚焦轉型調結構,采取了一系列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對增強企業生產的動力、改善企業發展的環境、提升企業發展的信心,都產生了積極的效果。
在“新春第一會”印發并啟動實施《淮南市制造業培優促強扶大工程實施方案》,強化市、縣區兩級領導全覆蓋包保服務,建立融資服務、人才用工服務、市場拓展服務、協同創新服務等四項服務工作機制,實行用地需求、水電氣網需求、項目政策、遺留問題等四項清單工作機制,促進制造業企業做優做強做大。首輪入選培優促強扶大重點制造業企業培育庫企業114戶,1-2月份產值同比增長25.5%。在做強龍頭企業的同時,通過培育新企業打牢工業穩增長的增量基礎,持續推進規上工業企業培育,1-2月份,全市共新增規上工業企業76戶,規上工業企業總數達到1015戶,新增企業產值同比增長48.4%。
以“開門穩”“開門紅”為目標,下好復工復產先手棋。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強化企業復工復產的組織協調和服務保障,走訪企業生產運行、投資增效、創新發展等方面困難問題,部門聯動加強資金、用能、用工、物流等要素保障,推動企業早復產、早達產。截至2月13日,全市規上制造業企業復工復產率已達到93.5%,高于2024年節后同期8.4個百分點。出臺《淮南市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加大對企業的獎補支持力度,加快一季度兌現落實免申即享政策,通過政策賦能發展,進一步提振制造業企業發展信心。
堅持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齊頭并進”,提升制造業發展質量和規模,增強對全市工業經濟的支撐作用。全市30個制造業行業大類中有25個保持正增長,增長面達到76.7%。其中,以利來汽車、坤泰動力等為代表的汽車制造業同比增長71.5%,拉動全市工業增速0.53個百分點;以中環低碳、能啟電氣等為代表的光儲制造業同比增長43.2%,拉動全市工業增速0.53個百分點。1-2月份,全市規上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達24.8%,較去年同期提高5.3個百分點,制造業推動淮南工業結構轉型升級成效顯著。
(記者 周 玲 通訊員 王 鷂 張利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