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日本乱偷人妻中文字幕

《六姊妹》牽起皖蘇情緣

在揚州市江都區檔案館,有一份塵封了50多年的通知——《關于支援淮南174名亦工亦農基建工人有關戶口、油糧遷移問題的通知》。這份通知的背后,既是174個家庭的命運轉折,也是那個年代淮南火熱建設的歷史見證。

日前,揚州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來淮,采訪了王三定、浦金萍等幾位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從江都遷移至淮南田家庵的老人,通過他們的講述打開那段塵封已久的記憶。

電視劇《六姊妹》的熱播,促進了淮南市田家庵區與揚州市江都區之間的文化交流和情感聯結。該劇中何常勝一家從江都移居田家庵并扎根淮南的歷程,成為連接田家庵與江都的歷史文化紐帶。

新中國成立后,淮南成為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和工業城市,一大批工礦企業在這里相繼建成投產,全國各地一大批優秀人才涌入淮南。從上世紀50年代末期開始,江蘇揚州專區就通過勞動部門向淮南輸送了大量勞動力,僅1958年至1962年間,就約有2.1萬名江都人踏上援建淮南的征程,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是舉家遷移。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淮南大規模開采煤炭,修建新鐵路迫在眉睫。”王三定說,1979年,他踏上淮南的土地,成為一名鐵路建設機修工,到2010年退休時,為淮南鐵路建設奉獻了30多年。

“我和‘六姊妹’的遷徙路線圖差不多。”今年62歲的浦金萍告訴記者,她出生在江都,后隨父親遷移到淮南。1976年,父親作為原鐵道部第四工程局的筑路工參建淮南鐵路線。在父親的影響下,弟弟也成為一名鐵路上的電焊工,先后參與京滬高鐵、肯尼亞電氣化鐵路等多個重點項目建設。

“江都人援建淮南的故事,是那個年代無數建設者的縮影,我們不僅看到了個體的奮斗與拼搏,更看到了中國的工業化進程。”田家庵區區長榮耀表示,他們不僅參與到淮南工業和城市建設之中,更在江淮大地上種下“四海一家”的精神火種。

■ 記者 柏松 通訊員 吳喆敏

安徽網淮南新聞相關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關鍵詞 >> 遷移,江都,淮南,揚州市,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