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日本乱偷人妻中文字幕

過 勁 ——《六姊妹》引發的感懷

宋長漢

中央電視臺2025年新春的開場大戲《六姊妹》,一下子讓淮南市全國揚名。最后一集劉美心回憶年輕時,當丈夫讓她跟著他去淮南支援建設時,她問:“淮南在哪?”

淮南在哪?知道淮南的人會說:一座煤城。對我和淮南人民來說,淮南,是家,是今生的歸處。

電視劇中的故事是從1962年講起,我則是1963年來到淮南。何家六姊妹在淮南的生活變遷,我和同輩人都是見證者和親歷者。過去60多年的記憶,在《六姊妹》的故事中活了過來,為此我們要感謝《六姊妹》的作者伊北。

淮南籍的作家伊北,過勁

在電視劇播放《六姊妹》的時候,我捧著伊北的小說《六姊妹》在看,甚至改變了睡午覺的習慣,直到把七八十萬字的小說讀完。

《六姊妹》雖然是講何家幾代人悲歡離合的故事,但我則看到了淮南城市50年的發展歷程,可以說《六姊妹》是藝術化的淮南城市發展史。從上個世紀60年代,到本世紀10年代,淮南城市建設的布局、工商業的興盛與式微、人民的生活狀態和觀念的變化,在故事的講述中、在情節的沖突中,全景式地展現了出來。這是我熟悉的、知情的、參與進來的城市發展歷程。

伊北生活田家庵街里面,我先后生活在化肥廠和洞山,雖然同屬田家庵區,但田家庵街里面曾經是淮南最繁華、最熱鬧、最有煙火氣的地方,洞山則多是行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所在地。我在淮南的60多年,淮南的山山水水已經印在腦子里,大街小巷也都熟悉,原先沒有去過的鄉鎮街區,離休之后也大都去過。感謝伊北,在這部小說中真實地寫到了淮南的地名、路名、小區名、商店(場)名、工廠名、學校名,以及淮南幾個下轄區縣等等,甚至借著人物的活動,測繪地圖似的把這些道路、工廠、學校、商場、生活小區等等的地理位置都寫得清清楚楚,還有淮南幾個下轄區縣(田家庵、大通、謝家集、八公山、壽縣等)的景點、美食、風俗、知名產品都有詳盡的講述。《六姊妹》的文字把我帶入田家庵的街街巷巷,把我帶入淮河碼頭、大壩、小島、河灣,把我帶入在淮南工作最繁忙那些歲月。

算起來,伊北與我有18年的時光同飲淮河水,伊北與我的孫子年齡相仿,就是這位孫子輩的作家,以一己之力出了《六姊妹》這部扛鼎之作,一下子把淮南推向全國,讓淮南的風光景致、風味小吃、市情民俗以至于淮南土語都風靡起來——《六姊妹》電視劇讓淮南的取景拍攝地火了起來,大通區九龍崗的民國小鎮里,如今游人如織、摩肩接踵。隨著電視劇《六姊妹》在東方衛視的播放,《上海發布》都發布了一條介紹推廣淮南話的文章;還聽說有淮南的學校開展講淮南話的比賽,孩子們以能講淮南話為自豪……

這就是優秀文藝作品所釋放的能量,這也是我們這輩人盡心盡力想做而未能如愿的事情。當年播放電視劇《渴望》,萬人空巷;如今電視劇《六姊妹》的播放,至少在淮南也是萬人空巷的情景。這就說明《六姊妹》是一部優秀的文藝作品,具有感染人、打動人的力量。

《六姊妹》這樣的深入人心,就是因為真實地講述了一個你我大家都參與進去的時代故事,畫出了時代中一個個普通人物的像,為淮南人民書寫了一部城市發展傳記,讓團結、奉獻、擔當和不畏艱難、不怕吃苦成為一個時代的價值觀和道德風尚代代相傳。

所以用一句淮南話說:伊北,過勁!淮南城市發展的講述者。

讀完《六姊妹》之后,我對這位喝淮河水長大的淮南年輕人充滿了感慨,于是就來到伊北的中學母?!茨隙?。二中校長向我介紹了伊北,原名陳亮,是個品學兼優的學生。1996年以優異成績考入淮南二中初中部,3年后考入高中部,2002年畢業。

現在的淮南二中位于山南,伊北那個時候的二中位于山北。這山,就是伊北在《六姊妹》中寫到的舜耕山?;茨鲜悬h政機關所在地的洞山就在舜耕山北坡下,山坡下還有小說中寫到的淮南軍分區和淮南市委黨校。伊北上的二中離此不遠,在化肥廠旁邊。

淮南二中讓我與伊北有點關聯。因為我在化肥廠工作的時候,二中隸屬于化肥廠,有幾學期我在二中當革委會主任,即校長。那個時候,伊北還未出生。當伊北考入淮南二中的時候,我已經離休。一個生活在田家庵街里面的二中學生如今能有這樣大的出息,是淮南人的驕傲!我不知道陳亮以“伊北”為筆名有何用意,我私下揣測一定與田家庵北頭有關,這個地方是刻到他心里、融入他血液的地方,是他之所以成為他、家之所以稱為家的地方,是給予他愛、溫暖、親情和美好回憶的地方,所以伊北終身不會忘記;而且,那些曾經以淮河為人生橫坐標、以電廠的冷水塔為人生豎坐標的淮南孩子,都不會忘記,這方土地,這片視野,讓他們覺得人生有無限的可能——這也正是《六姊妹》中年輕人在跌宕起伏的命運中不認命、不認輸的根本原因,是地緣血脈傳承下來的淮南基因!這方土地是他們今生今世的根,正如總書記所言:“不論樹的影子有多長,根永遠扎在土里。”

淮南這座城市,過勁

1963年,我從滁縣地區調至淮南化肥廠。我出生在定遠縣,小時候就知道淮南有煤炭,家里用的水缸等陶制品都是上窯燒制的。淮南是建國之后國家要大力發展的煤城,當時淮南煤礦是全國五大煤礦之一。由于地下蘊藏著豐富的烏金寶藏,淮南獲得了新中國建成后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最大紅利。

1953年開始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淮南望峰崗選煤廠成為蘇聯援建的156項重點工程之一。

淮南由此進入了高歌猛進時期,“一五”時期國家重點發展的采掘、能源、機械制造等,不少大項目都在淮南落地生根。以蔡家崗礦為代表的謝家集幾座新建的煤礦,高效建成投產;以蔡家崗煤礦機械廠為代表的淮南機械制造業,從此走向了全國馳名的快車道;以安徽造紙廠為代表的輕工業大型企業,高起點落地淮南。在上窯成立了全市最大的公私合營企業上窯缸廠,在田家庵成立了的《六姊妹》中寫到的亨得利鐘表眼鏡店,亨得利這家老字號歷經時代的風風雨雨,至今仍在經營。亨得利已故的領頭人就是我多年的好友、全國勞動模范劉龍海。

大廠大礦的建設,讓淮南具有很強的“虹吸”效應,吸引周邊省市的年輕人聚攏過來,淮南成為那個年代典型的移民城市,《六姊妹》中的何家、湯家、張家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從揚州江都來到淮南。

那是個火紅的年代,淮南大地機器轟鳴、熱火朝天。國產第一臺6000千瓦機組在淮南田家庵電廠安裝發電,被譽為我國電力工業第一塊里程碑?;茨嫌纱顺蔀橹袊娏I的搖籃。

1963年,我調入淮南工作之時,正是淮南城市萬丈高樓平地起的時候?;茨匣た倧S(后更名為淮南化肥廠、淮化集團),建于1958年6月。一輛架車拉著我以及幾件簡單的行李,從一片片田野和一條土路上走過,開進了這個豎立著煙囪和廠房的工廠。2年后,淮南化工總廠建成投產。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全黨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上來,化肥廠開展了多輪生產大會戰,產品品種越來越多、質量越來越好,成為擁有數千多名職工的淮南市骨干企業,曾位列中國肥料制造業30強、安徽省工業企業50強。所以,《六姊妹》小說中寫到“電廠、化肥廠發展得都不錯?!?/p>

繼田家庵電廠之后,淮南又建成了洛河電廠和平圩電廠。此時,我已經調入市里工作,《六姊妹》中寫到的數家工廠,我幾乎都去過。尤其是洛河電廠和平圩電廠。1985年3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鵬親臨平圩、洛河施工現場視察,寫下了“平圩不平常,單機甲中華”、“洛河電廠早發電,淮河兩岸放光明”的題詞。

我現在才知道,在洛河電廠開工建設的1983年,田家庵北頭,一個單名為“亮”的男孩,出生了。“亮”與“光明”同義,于是就有了《六姊妹》中的陳光明,陳光明的繼父是洛河電廠的工會主席,表哥、表姐和表姐夫都分別在平圩、洛河、田家庵電廠工作。

醫藥工業也是淮南的重要經濟支柱之一,淮南市一、二、三制藥廠利用自身資金和技術優勢又創辦集體所有制企業,形成第四、第五、第六制藥廠。這些制藥廠的生產規模、產品品種和醫藥商業在全省都名列前茅,在全國也小有名氣。

《六姊妹》中何家老二家文后來的工作就在第五制藥廠。

《六姊妹》中合肥工業大學無線電專業畢業的張秋林分到電子八所工作。電子八所的全稱是電子部第八研究所,1982年遷入淮南,具有雄厚的科研實力,淮南特種線纜廠與電子八所共同研制的氟料絕緣特種安裝線曾用于我國的通信衛星上。

《六姊妹》中寫到的橡膠管帶廠,前身是淮南市第二橡膠廠,1985年改為此名。是安徽省最大的橡膠管帶生產廠,也是國家化學工業部定點生產橡膠運輸帶的八大廠家之一。

《六姊妹》中寫到的東風化肥廠,是淮南市最早的一家化肥廠。1959年,安徽省委決定在全省首批建設20套800噸/年合成氨的小氮肥廠,淮南市獲得了一個建設名額,選址在田家庵東部,1960年建成投產。當時叫淮南市化肥廠,后改名淮南市東風化肥廠。

由《六姊妹》聯想到這些,我由衷地感嘆:淮南這座城市是過勁的,它是淮南城市發展的承載者。承載了國家大型的廠礦企業,承載了淮南市門類齊全的地方工業,也承載著新建的小區和新修的道路。

上世紀80年代,我們根據淮南城市特點,制定了“百里煤城路為先,先布經緯后織錦”的構想,改造拓寬了洞山西路、陳洞路、國慶中路、人民路等,淮南城市格局由此更為大氣、宏闊。

《六姊妹》寫到淮南的路,由開始的土路、爐渣灰路到灰泥石子路再到水泥路再到柏油路。路,連接著家與外面的世界,道路修得越寬廣,城市的感覺就越好,走在路上的人感覺也會越美好。就像《六姊妹》中講到田家庵鋪了第一條泊油路,都到市民們歡天喜地到這條路上走,劉美心說:“要是一輩子都像走這樣的路,平整寬敞,那才叫有福氣呢!”

淮南這座城市的人民,過勁

上世紀50年代,國家扶持建設的工業城市淮南,人民來自四面八方,交流、學習、取長補短、融會貫通,又欣逢蒸蒸日上的大好形勢,淮南人民個個摩拳擦掌,干勁沖天。人們在擁抱新生活的同時,把對共產黨的感恩化作當家做主人的實際行動,在“每一秒鐘都為創造社會主義社會而勞動”時代精神的號召下,涌現出一個個全國勞動模范,他們用忘我的勞動干勁,創造出一個又一個時代記錄。

淮南人民,是過勁的。他們是淮南城市發展的積極參與者。

《六姊妹》中塑造了多位淮南人的形象,他們是淮南人民的代表。何家的幾位女婿,雖然性格不同,但在他們身上集中表現了淮南人民熱情開朗、敢于擔當、勇于嘗試、識大局顧大體、有愛心有責任感的性格,我從他們身上看到了身邊親友、同事、熟人的影子。尤其是大女婿張建國,他的精神境界和言談舉止,都令我想到一些老同志老干部。

在小說中,兒子小年賭博借了高利貸,張建國憂憤地教育兒子:“你現在的日子就是過得太好了,失去方向了,失去共產主義信仰了,就該把你們這些人都送到戰場上去,知道知道什么是生死,什么叫生活來之不易。”

淮南市有一批忠于信仰的老干部老同志,他們關心下一代,以親身經歷講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用言傳身教引導青少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60多年來,我在淮南結交了很多朋友,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愿:愿淮南更美好。

如今,《六姊妹》帶火了九龍崗民國小鎮,武王墩墓的挖掘讓今人看到了埋藏兩年多年的稀世珍寶,淮南,還有多少美麗的面紗沒有撩開?這是今天淮南人民期待面臨的——轉型文旅,是一條美麗再生之路,淮南,不能錯過。淮南人民也不想錯過。

《六姊妹》小說的結尾,講述了已在外地工作的陳光明,回到田家庵老北頭,來到淮河大壩,看到冒著白氣的電廠冷水塔和海事站掛的標語“美麗淮南我的家”。坐上了淮河的渡船,“光明扶著欄桿,藍天頂上臥著幾塊白云,厚厚的。光從云彩縫里打下來,天地更顯得莊重。低頭看,淮河水粼粼泛光,船邊水流激蕩。水比過去清。冷不防,一條魚打了個挺,躍出水面,又歡快地鉆回浪里,消失不見。浪花滾滾,其間似有乾坤?!?/p>

這幾句有深意,我這個90多歲的老人有自己的理解,淮南人民對此也會各有高見。我堅信,小說作者伊北,代表的是淮南人民的心。

安徽網淮南新聞相關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關鍵詞 >> 淮南,田家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