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淮南消息 近年來,淮南市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創新構建“監測預警+產業造血+社會聯動+民生兜底”四位一體工作體系,2021年以來累計投入銜接資金26.6億元,帶動6.4萬脫貧人口穩定就業,全市未發生規模性返貧現象,相關經驗做法在全省交流推廣。
抓機制促監測精準化。持續優化防止返貧致貧監測幫扶機制,落實四級網格化管理,選聘網格員10779人,常態化開展走訪排查。推廣“一碼申報”,形成“農戶自主申報、基層干部入戶排查、行業部門數據篩查”三線并行監測模式,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對象納入監測范圍。截至目前,全市累計識別監測對象監測對象6720戶、18281人,監測對象幫扶措施落實率100%,創新“網格管理、部門聯動”機制、健全防止返貧致貧動態監測與幫扶經驗做法在全省會議上作交流發言。
抓產業促增收持續化。充分發揮銜接資金撬動作用,持續提高財政銜接補助資金用于產業發展的比重,增強產業發展新動力,2021年以來累計投入各級銜接資金26.6億元,建設產業項目1119個。動態摸排脫貧勞動力務工就業需求,開展就業技能培訓,通過拓寬轉移就業渠道、大力開發公益崗位等措施幫助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實現就業,全市監測對象、脫貧人口務工穩定在6.4萬人。積極落實脫貧人口小額信貸相關政策,累計發放脫貧人口小額信貸8.5億元,支持33972戶脫貧人口發展生產。
抓協同促幫扶多元化。持續組織引導民營企業和商協會挖掘資源、發揮優勢,深度參與鄉村振興工作,引導各地739家民營企業參與實施“萬企興萬村”項目983個,累計到位資金21.7億元。通過建立定點幫扶單位聯動機制,深入實施產業項目帶動策略,搭建"線上+線下"產銷對接平臺,持續引入幫扶資源。截至目前全市537家定點幫扶單位為幫扶村直接投入或協調實施項目950個,投入資金6405.7萬元,幫助引進資金51911.6萬元,開展消費幫扶金額5300多萬元。
抓民生促成果長效化。嚴格落實控輟保學機制和學生資助政策,確保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無失學輟學,累計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4.04萬人次,資助資金合計1733.22萬元。建立健全農村低收入群體住房安全保障長效機制,全程動態監測預警,完成65646脫貧戶住房安全動態核查和信息錄入工作。優化兜底保障措施,實現了對全市15萬名低收入人口的動態監測預警全覆蓋,全面落實5類人員在縣域內“先診療后付費”政策,全市行政村通自來水率達100%。
(賈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