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淮南市持續強化銜接資金項目管理,建立起從資金“入口”到使用“出口”的全流程監管,確保銜接資金項目高效推進。
一是加強謀劃項目,做足準備工作。自上年度9月起安排縣區圍繞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任務需求,聚焦重點群體和重點內容,優先支持聯農帶農產業發展,優先保障到人到戶產業發展項目的資金需求,做到項目“前置審核、提前論證、儲備充分、動態調整”,確保銜接資金下達后及時對接項目,實現項目早開工、早投產、早收益。2023年全市共謀劃入庫項目3200個,預算總投資36.3億元。
二是加強督導調度,穩步推進項目建設。對納入年度實施計劃的項目實行“制度化、信息化、精細化”管理的推進管理辦法。制度化管理,即嚴格落實項目備案制度,銜接資金下達縣區后一個月內將項目備案材料報送市鄉村振興局審核備案。信息化管理,即利用全國防返貧監測信息系統,實施掌握項目實施進展,發現問題及時預警提醒。精細化管理,即對銜接資金500萬元以上的項目開工率、資金支付率等重點指標實行“周提醒、旬調度、月通報、年考核”項目管理機制。截至7月17日,納入年度項目實施計劃項目528個,開工率100%,超全省2個百分點。
三是加強部門協作,加快資金支出進度。每季度,聯合市財政局赴所有縣區對銜接資金支付情況進行把脈問診,特別是對資金量較大的項目,逐個研究建設推進情況,提前預判當月底資金支出的進度,指導縣區加快項目建設和資金支出。對資金撥付慢的縣區,聯合財政部門采取微信交辦、電話催辦、發函督辦、現場查辦等形式加大督辦落實力度。關鍵環節安排專人每天調度項目實施進度和銜接資金支出進度情況,確保資金支付方面問題盡早發現、實時預警。根據省鄉村振興局有關通報,截至6月30日,淮南市銜接資金支付進度53.9%,超全省5個百分點,下轄9個縣區資金支付進度均超過全省平均水平。
四是加強公示公告,確保全過程公開透明。嚴格落實公示公告制度,將資金分配情況、有關政策、項目庫建設、年度項目實施計劃、收益分配情況等在市、縣政府門戶網站,鄉、村公告公示專欄或顯要位置及時進行公示,并公布12317、省、市、縣、鄉五級監督舉報電話,廣泛接受群眾監督,切實提高群眾的知曉率和參與度,確保了銜接補助資金分配使用公開透明陽光。(通訊員 / 賈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