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振心”是關鍵。抓住“人”這個關鍵因素,發揮群眾的主體力量,才能激活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今年以來,潘集區祁集鎮籌集銜接資金、村級集體經濟等收入,先后開發公益性崗位23個,累計發放資金124200元,幫助脫貧戶在公益性崗位上就近實現就業,改善家庭生活條件,提高了脫貧戶家庭生活水平,助力脫貧人員增收。
精準摸排信息,按需開發崗位。祁集鎮高度重視公益性崗位開發工作,通過比對鄉村振興、民政等部門信息,各村居推薦,掌握全鎮困難人員情況,今年組織人員走訪入戶73余次,與農戶面對面交談,了解其家庭收入、“三保障一安全”等信息。新開發的公益性崗位優先安置低收入邊緣戶和有返貧致貧風險人群,按照其勞動能力、文化程度設置保潔員、光伏巡邏員、村務協理員等崗位。
嚴格上崗流程,保障就業規范化。一方面鎮村兩級相關部門對新開發的公益崗位人員的前期申報資料嚴格把關,申報、審核、公示等流程資料規范嚴謹,保證崗位職責與人員情況相匹配,同時出臺公益崗位考勤制度,上崗人員每日按時簽到,履職盡責。另一方面簽訂公益性崗位務工協議書,約定服務協議期限,規定服務時間及補貼發放標準,并為其購買保險,保障勞動權益,增強內生動力。
激發群眾熱情,助力鄉村發展。全鎮8個村居都開發了公益性崗位,組織無法外出就業的脫貧勞動者在家門口參與公共服務工作,不僅讓就業困難的群眾實現了就地就近就業,促進戶內增收,更發揮了輻射作用,周邊群眾紛紛參與到人居環境、文明創建、鄉村振興等工作中,使農村生態管護進一步加強,環境衛生更加整潔,鄰里關系更加融洽,鄉風文明、鄉村建設凝心聚魂。
下一步,祁集鎮將持續開發公益性崗位,完善公益性崗位管理,充分發揮和調動公益性崗位人員的積極性,激發脫貧戶內生動力,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通訊員 / 丁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