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淮南消息 近年來,淮南市潘集區泥河鎮始終堅持把基層治理作為推進全局工作的重要抓手,以強化黨建引領紅色引擎為基礎,積極探索“黨建+”基層治理新模式,持續在建強基層黨組織上用力、在提升治理能力上用勁、在為民辦事服務上用情,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點燃“紅色引擎”,強化組織建設。泥河鎮黨委著力打造政治過硬、思想先進的基層隊伍。2024年開展村(社區)“兩委”干部集中培訓2次,黨務工作培訓班3期,舉辦主題宣講4期72場次;組織開展黨員春訓冬訓,累計受訓黨員1500余人次。
優化“動力引擎”,彰顯黨建力量。村級后備力量來源不寬、能力不足等現狀一直是困擾基層治理能力提升的難題。為聚力破解這一問題,近年來,泥河鎮通過精心選拔、幫帶培養等舉措,做實做細“選育用”全鏈條工作,持續提升村級后備力量能力素質。通過村級初審、鎮級復審、區級聯審流程,最終確定村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28人,其中35周歲以下22人,占比78.57%,為村級組織發展注入新活力。在黨員隊伍建設方面,持續優化黨員隊伍結構,注重從35周歲以下致富帶頭人、農民工、返鄉創業青年等群體中發展黨員,為黨組織輸送“新鮮血液”。2024年新發展黨員16名,其中35周歲以下11名,在農民工中發展黨員6名,在新就業群體中發展黨員1名。
校準“方向引擎”,引領經濟發展。近年來,泥河鎮堅持發揮各村優勢,盤活閑置資源,按照“支部+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依靠龍頭企業帶動,引領村集體經濟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力。同時持續擦亮“紅色頭雁競飛領航”黨建特色品牌,把黨建工作轉化為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推動泥河產業經濟快速發展。2024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1532余萬元,連續多年保持全區第一方陣。完成小田并大田1.26萬畝,新增家庭農場2個、農民專業合作社1個,申報并獲批鄉村振興銜接項目12個。完成14個村信用等級評定,持續開發信用評級結果運用場景。110KV變電站等一批項目在泥河落地生根。(郭亞)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