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淮南消息 做好特殊群體參保工作事關鞏固拓展醫療保障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事關全民參保行動落實,事關群眾切身利益。近年來,淮南市潘集區蘆集鎮按照國家和省市區要求,依托鎮村兩級醫保服務窗口,扎實做好特殊群體參保繳費、監測預警、待遇享受等工作,全力提升參保群眾醫保幸福感、獲得感和滿意度。
一是政策宣傳。將資助困難群眾參保政策納入醫保政策宣傳重點內容,突出面向脫貧戶、監測戶、低保人員等困難人群的宣傳。在村(居)務公開欄、人聚集場所,主要路口等廣泛張貼《致全市城鄉居民參保及報銷待遇的一封信》《淮南市城鄉居民醫療保障政策明白卡》等宣傳畫2000余份。
二是應保盡保。加強與民政、鄉村振興(防返貧監測)等部門溝通,打通部門數據共享壁壘,互聯共享民政、鄉村振興等部門推送的困難群眾信息,及時將動態調整的人員信息,在醫療保障信息平臺更新,確保困難群眾、低保人員等特殊群體及時參保。制定困難人群監測“雙預警機制”。2024年,民政、鄉村振興部門推送的監測、低保、特困(五保、孤保)等低收入人口1532人,人人見面,應保盡保。
三是幫扶救助。2024年資助城鄉低保1034人、監測戶237人、特困供養人員261人,醫療救助資金支付16.95萬元。
四是窗口服務。依托鎮村兩級醫保窗口服務體系,構建“村鄉村振興專干+村醫保專干+駐村幫扶干部+醫保工作人員”的“四位一體”的醫保服務隊伍,通過窗口服務,深入困難群眾家中走訪,解決群眾遇到的醫保問題。
橋西村的低保戶鄧家義對醫保幫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逢人便說醫保政策好,窗口服務更好!據了解,2023年他繳了38元的參保繳費,2024年因突發大病住院醫療,在1年時間里花費了十幾萬元的醫藥費,在低保醫療報銷之外,醫療救助又報銷9000多元,實實在減輕家庭經濟負擔。
(石殿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