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淮南消息 今年以來,淮南市潘集區蘆集鎮人大將代表履職與基層社會治理深度結合,引導人大代表充分發揮密切聯系群眾優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和“六尺巷工作法”,開展“人大代表+”調處模式 ,賦能基層治理,助力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有力有效維護社會大局平安穩定。
“人大代表+宣傳”模式,強化矛盾糾紛源頭預防
蘆集鎮人大利用安徽智慧人大代表履職平臺,積極探索人大代表進網格履職工作機制,以“詢問+宣傳+講解”形式,組織代表走村入戶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惠民政策宣講和矛盾糾紛摸排等工作,將矛盾糾紛排查化解與日常普法宣傳緊密結合,積極引導群眾通過合法渠道表達個人訴求、維護自身權益,養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習慣,進一步提升廣大群眾的法治素養、法律意識,從源頭上減少矛盾糾紛的發生。2024年以來,蘆集鎮區鎮兩級人大代表累計開展法治政策宣講工作10余場次,參與群眾600余人。
“人大代表+調解”模式,助力矛盾糾紛化解穩控
蘆集鎮人大用好用活鎮村人大代表活動室(站)這一重要平臺,激發人大代表履職活力。每月15日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代表接待日”活動,暢通民意反映渠道,與鎮平安法治中心共同建立日常信訪矛盾糾紛問題線索聯動排查工作機制,做到早排查、早發現、早處置,幫助群眾有效化解矛盾糾紛。截至目前,蘆集鎮人大代表協助或參與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0余起,調解率達100%,有效維護了基層社會穩定,為基層法治建設貢獻了人大力量。
“人大代表+監督”模式,確保矛盾糾紛閉環銷號
蘆集鎮人大通過鎮村人大代表活動室(站)接訪與代表下訪相結合的形式,對排查收集的各類信訪矛盾糾紛問題線索及時進行分類歸集,形成工作臺賬,與鎮平安法治中心密切聯動,積極配合,實時跟蹤監測每個問題線索的發展變化情況。同時,蘆集鎮人大對重點人員和排查發現的每個問題安排1至2名代表全程跟蹤調解,定期回訪,并對整個調解過程進行監督,確保排查調處工作閉環,落實“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工作導向,實現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石殿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