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淮南消息 近年來,淮南市潘集鎮通過創新教育方式、強化管理機制、突出實踐導向等舉措,扎實推進農村黨員教育工作,全面提升黨員隊伍整體素質,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一是聚焦思想引領,提升黨員政治站位。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定期組織黨員開展集中學習,確保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對行動不便的老黨員“送學上門”,強化黨員歸屬感。依托共產黨員網、“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微信群等線上載體,搭建實時在線的“空中課堂”,整合并推送學習資源100余次;依托潘集區鳳臺縣抗日民主政府紀念園,組織400余人次開展參觀學習,講好“紅色故事”。結合農村實際,圍繞鄉村振興、政策解讀、生態環保等農村黨員關心關注的熱點和短板問題,挑選精品黨課,推進學習精準化、專業化、實用化。
二是聚焦管理創新,激發黨員隊伍活力。探索“1+N”網格化管理模式,即“1名黨員+N戶群眾”,將黨員納入鄉村治理網格,明確職責分工,確保黨員在鄉村治理中發揮帶頭作用。建立黨員“紅黃榜”和黨員星級評定機制,通過月度考核、季度總結、年度評優的方式,激勵黨員爭先創優。截至目前,推選出優秀共產黨員40名。強化流動黨員管理,建立數字化檔案并定期聯系,動態掌握31名流動黨員信息。充分把握節假日返鄉時機,開展“一茶話五事”“返鄉實踐周”活動,為其“線下補課”,做到黨員“離鄉不離黨、流動不流失”。
三是聚焦實踐導向,強化黨員服務能力。推行“黨員責任田”機制,組織黨員下沉網格,圍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活動,開展“美麗庭院”創建評比,帶頭清理衛生死角、推進垃圾分類。截至目前,組織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活動25次,獲評區級“美麗庭院”50戶,市級“美麗庭院”1戶。組建黨員技術幫扶隊,設立“田間課堂”,開展農業技術培訓,助力特色農產品銷售,受益群眾達200余人次。設立“黨員說事點”,推行“小事當場調、大事聯合解”工作法,對鄰里糾紛等常見問題快速響應化解,定期開展回訪,推動形成“有事找黨員、黨員幫解決”的良好氛圍。截至目前,累計成功調處矛盾糾紛151起。(范晶晶)